题目内容

【题目】“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河南登封市(34°N)附近观星台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这里现存有700年历史的“量天尺”(下图),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

A. 太阳直射点正向赤道移动 B. 泰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C. 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 D.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2二十四节气发源于中原,因为这里

A. 平原地势平坦,牧业发达 B. 气候四季分明,循环往复

C. 人口比较稀少,技术落后 D. 处于版图正中,影响较小

【答案】

1 C

2 B

【解析】

1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泰山6点后日出东南方向;冬至日接近1月初,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故C项正确。

2中原气候四季分明,循环往复,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原人对周而复始的气候规律的总结,是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积累的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中原地势平坦,耕作业发达;中原是我国文明发源地,人口比较稠密,农业技术先进;处于版图正中,影响较大,故B项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

(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请说出一个生活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