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1)
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对甲、乙两地界定正确的是
A.
甲属于干旱区 乙属于湿润区
B.
甲属于半干旱区 乙属于湿润区
C.
甲属于半湿润区 乙属于半湿润区
D.
甲属于湿润区 乙属于干旱区
(2)
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共同有利因素是
两地夏季均光热充足
两地夏季均降水丰富
两地土壤类型一致,均比较肥沃
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均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3)
甲图中的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族聚居地,仍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乙图中的白沙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黎族聚居地,全县99%的土地是山地。造成这两地贫困落后的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多山地的地形
干旱的气候
自然资源的贫乏
科教文化的落后
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回答33~35题。
33.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对甲、乙两地界定正确的是
A.甲属于干旱区 乙属于湿润区 B.甲属于半干旱区 乙属于湿润区
C.甲属于半湿润区 乙属于半湿润区 D.甲属于湿润区 乙属于干旱区
34.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共同有利因素是
A.两地夏季均光热充足
B.两地夏季均降水丰富
C.两地土壤类型一致,均比较肥沃
D.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均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35.甲图中的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族聚居地,仍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乙图中的白沙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黎族聚居地,全县99%的土地是山地。造成这两地贫困落后的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多山地的地形 B.干旱的气候
C.自然资源的贫乏 D.科教文化的落后
读我国西北部分地区略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丁地区年日照时数为3 000~3 200小时,10℃以上活动积温3 000~ 3 280℃,无霜期130~150天,大部地区降水量150~400毫米,是西北重要的农业区,目前正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将逐步形成大棚蔬菜、食用菌、花卉和温室育苗等鲜活农产品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在人为可控环境下进行的现代农业生产,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
材料二 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材料三 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投运。该工程起自宁夏银川东换流站,止于山东青岛换流站,直流线路全长1 333千米,宁东能源基地火电和黄河上游水电直达山东。
(1)试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要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地形成因的显著差异。
(2)分析丁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与乙地相比,丁地发展农业的明显优势条件是什么?
(3)该地区设施农业基地的建设主要得益于哪些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4)试分析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丙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5)简述该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回答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对甲、乙两地界定正确的是( )
A.甲属于干旱区 乙属于湿润区
B.甲属于半干旱区 乙属于湿润区
C.甲属于半湿润区 乙属于半湿润区
D.甲属于湿润区 乙属于干旱区
2.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共同有利因素是( )
3.甲图中的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族聚居地,仍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乙图中的白沙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黎族聚居地,全县99%的土地是山地。造成这两地贫困落后的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