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诵读课文,根据提示理清作者的行舟线索。
过烽火矶→_______→晚泊沙夹→_______→始见庐山及大孤山→_____,泊湓浦
【答案】过彭浪矶、小孤山 遂行泛彭蠡口 晚抵江州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线索的能力。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事件,还可以是文中的空间、时间。寻找线索的途径有:文章的标题、文章的中心词,文中反复强调的事或物。根据文中句子筛选,“八月一日,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始见庐山及大孤”“泛彭蠡口,四望无际”“晚抵江州”“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读下面图表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海拔/m | 纬度 | 经度 | |
北京 | 31 | 39°55′N | 116°24′E |
兰州 | 1517 | 36°03′N | 103°49′E |
福州 | 84 | 26°02′N | 119°19′E |
甲地 | 110 | 34°44′N | 113°42′E |
乙地 | 1891 | 25°04′N | 102°42′E |
24.【1】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右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