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尼日尔河是西非主要河流,发源于非洲西部富塔贾隆高原,最后注入几内亚湾,全长4 200千米,是仅次于尼罗河和刚果河的非洲第三长河。
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等高线图和巴马科、拉各斯降水量年变化图。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依据图中信息,此时可能是________(选填“1月”或“7月”),并分析图中盛行风的成因。
(3)据图说明巴马科、拉各斯降水的异同,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简述尼日尔河干流流量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P河段流量特征的成因。
【答案】(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北部地势较平坦,南部地势起伏大。
(2) 7月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形成。
(3) 同:降水的季节差异明显;原因:雨季受赤道低气压带、西南季风影响,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干季受东北信风影响);异:降水量拉各斯远多于巴马科 原因:拉各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暖流影响的时间长,降水更多。
(4) 该河流自从上游至下游,流量由多变少再变多;P河段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支流少,蒸发量大;农业生产引水灌溉,用水量大。
【解析】
本大题以非洲几内亚湾北侧地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区域地形特征描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降水差异及成因、河流流量变化特征判断、流量特征的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应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从地形类型、地表起伏状况等方面进行描述。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比较密集,因此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图中显示,图示地区北部等高线稀疏,因此北部地势较平坦,南部地区等高线密集,因此南部地势起伏大。
(2)图中信息显示,此季节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该盛行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的西南风。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表明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因此此时可能是7月。
(3)巴马科、拉各斯降水的异同应根据图中信息进行描述。图中显示,巴马科和拉各斯都具有干湿明显的特征上,降水的季节差异明显,但是,图中显示,拉各斯的降水量远多于巴马科。巴马科、拉各斯降水异同的形成原因应从大气环流影响角度进行分析。图中显示,巴马科、拉各斯位于10°N附近,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此,且受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影响,水汽丰富,降水较多,而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巴马科、拉各斯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受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因此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图中显示,与巴马科相比,拉各斯纬度较低,临近海洋,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受沿岸暖流和西南风影响更明显,水汽丰富,因此降水更多。
(4)尼日尔河干流流量空间变化特征及P河段流量特征应从河水补给量的多少进行分析叙述。图文信息表明,尼日尔河是发源于非洲西部富塔贾隆高原,富塔贾隆高原为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上源段流量变多,尼日尔河进入P河段后,P河段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降水少,河水补给量小,支流少,蒸发量大,加上当地农业生产引水灌溉,用水量大,使得河流流量减少;尼日尔河进入下游河段,下游河段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支流多,河水补给量大,河流流量增多。因此该河流自从上游至下游,流量由多变少再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