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潜水水位是指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层,图为该区域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其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高度,虚线表示潜水埋藏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
①丁地地下水水质最好②潜水从丙地流向乙地
③乙地潜水水位最高④甲地可能形成湿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可能出现土壤盐碱化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C
【2】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水体的相互补给,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水的流动性差。读图分析可知,甲地海拔比较低,潜水水位高,潜水水位接近地表,最可能为湿地,④对;丁地的地下水位最低,水的流动性最差,水更新周期长,地下水质最差,①错误;乙地海拔比丙地高,地下水从乙地流向丙地,②错;乙地的海拔高度为25米左右,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为5米,因此潜水水位约为20米左右,潜水水位最高,③正确,由此判断③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2】地表海拔高度比较低容易受到海水的影响,潜水水位比较低海水容易侵入,根据图示可知丁地的海拔约为12米左右,潜水的埋藏深度约为15米,因此潜水水位约为-3米,潜水水位较低,且靠近沿海地区,易导致海水入侵,故答案选D。
是指滨海地区因长期超强度开采地下水或矿井地下水强烈疏干等原因,地下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低于海平面,地下水与海水的动力平衡遭到破坏,海水沿地下孔隙、裂隙或溶蚀孔洞向陆地扩侵的现象。
海水入侵受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条件、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成因主要取决于地质结构、岩层密度和取水量。而对于地下水的过分开采,是引发海水入侵的最重要因素。形成海水入侵还须有一定透水性能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基岩断裂破碎带或岩溶溶隙、溶洞等“通道”。
海水入侵的危害性:
海水入侵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在区域经济比较发达、能量流和物质流交换十分活跃的沿海地区表现得特别突出,严重危害了当地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
一、农业方面,受海水入侵影响的地下水进行农田灌溉,土壤中大量的水分蒸发或排放后,盐分就在土壤表面或土壤中蓄积起来,导致土壤发生盐渍化,同时造成土壤板结、机井报废,作物因缺水或咸度大不适宜生长而大量减产。
二、在工业方面,使用被侵染的地下水,将加速工业管道、设备的腐蚀和老化,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企业运营成本,腐蚀建筑材料,破坏工程设施,对生产造成威胁。
三、污染饮用水源,威胁人体健康。
四、破坏生态环境,盐渍化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恶化地下水水质,加剧淡水匮乏局面。
六、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硫酸盐盐渍土随着温度变化,本身体积也产生变化,引起土体变形松胀,路肩塌陷,路基下陷。或土被溶蚀,形成地下空洞,导致地基下沉。盐渍土还可侵蚀桥梁、房屋等建筑物基础,引起基础开裂或破坏。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