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海陆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洋流),判断
判断此洋流可能是:
A.秘鲁寒流 B.巴西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阿拉斯加暖流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B.0.55 0.35 C.0.30 0.50 D.0.30 0.35
2.据图判断,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最小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内部 B.云贵高原南部和浙闽丘陵
C.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D.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
3.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4.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图示意某区域气温的年较差分布(单位:℃)。读图,完成题。
1.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由南向北增大 B.由西向东增大
C.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2.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植被状况
3.下图示意某四地气候资料,其中与上图所示乙地气候特征最相似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霜冻是指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O°C或O°C 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该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初霜冻日期分布情况,读图完成9题。
关于该区域的初霜冻日期线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东南部等值线呈东西走向;海陆位置
B.西南部等值线密集;冬季风
C.①处等值线向西南凸出;地形
D.③处等值线向西北凸出;夏季风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一月和七月气温分布。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造成①②两地气温年较差明显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