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问题。


1.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1. A.
    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2. B.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3. C.
    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均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4. D.
    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2.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1. A.
    ①—地形和气候
  2. B.
    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3. C.
    ③—降水量和地形
  4. D.
    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1. B
2. D
本题考查我国重要地理要素的区域分布差异,对空间定位能力,自然地理特征的灵活掌握和应用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1.我国30°N沿线自西向东主要经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图中四条曲线数值变化,可发现①西部最高、中部最低、东部稍高,与太阳辐射变化一致(四川盆地最低);②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与地势变化一致;③在100°E和110°E处最大,其他地区较少,与我国水能分布一致(西南最丰富、中南次之、华北最少);④西少东多,可用排除法判断为热量资源。
2.④为热量资源的分布,其东西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势高低引起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