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内流区。监测表明,色林错湖面面积从1975年的1621.77K㎡增长到2008年的2171.46K㎡,已超过纳木错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
材料二
(1)色林错流域所在区域的地形为 ,它的地势特点为 。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2)说出色林错流域的水循环类型,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色林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4分)
(3)说出上世纪70年代以来色林错湖面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
(1)该流域地形为条带状盆地(1分),地势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地区倾斜(1分)(水系呈东北-西南向条带状分布),四周河流向中心汇集(1分);干流(扎根藏布河)大致由东北流向西南地区(1分)。
(2)陆地内循环(1分)
该地区属内流区(1分),色林错通过陆地内循环运动(降水)补给得到的水量较少(1分),盐分通过地上地下径流带入色林错中,湖水经长期的湖面蒸发,湖水中的盐分不断留存累积,形成了咸水湖(1分)。
(3)色林错湖面持续增大(1分)
该区域气候变暖(1分),冰川融雪水(1分)、降水(1分)增加,湖泊得到水源补给增加(1分)。
解析试题分析:(1)地势特点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而本区河流最终注入湖泊,所以河流干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且支流从四周流向中心,所以为盆地地形。 (2)该区域为内流区,属于陆地内循环,本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湖泊只有河流注入,没有流出,所以为咸水湖。 (3)湖泊面积增大,说明水位上升,水量增多,河流注入量增多,本区高山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结合河流分布和流向判断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并结合地理位置判断水循环的类型、影响湖泊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内陆河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等内容即可。对于此类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试题,学生应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注意答题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