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 5.6 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 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 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 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 2020 年,“试验区” 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下左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
(2)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3)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答案】(1)条件: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
(2)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实现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答2点即可)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3)制约条件: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
【解析】
本题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为背景,考查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
(1)金属矿产属于内生矿产,煤、石油等属于外生矿产,因此应分别从地壳运动——有色金属,海陆变迁和沉积环境——油气,岩石风化侵蚀和气候变干——盐类等角度去分析。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
(2)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作答。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图中生产环节环环相扣,实现了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3)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等角度综合考虑。当地海拔高,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