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当该同学走到如图中的M点时,其出发点到M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约为( )A. | l00米 | B. | 120米 | C. | 140米 | D. | l90米 |
分析 一般而言,在山区行走,下山快,上山慢平地匀速.所以这个题的技巧就是把速度变化图倒过来看就是地形变化图.
解答 解:根据图2可知,自左向右的前2千米匀速行走,说明地形平坦,起伏不大,则等高线稀疏;2千米后速度迅速下降,说明坡度陡,等高线稠密;然后速度加快直到3千米之间,说明坡度缓,等高线稀疏;然后速度下降坡度稍陡;大约3.5千米到5千米之间地形起伏变化不大,说明等高线稀疏;过M点后速度迅速增加,说明是下坡,等高线数值变小.根据这些变化可知,最符合这一过程的是A1B1.图中等高距是20米,起点A1处的高度在180--200米之间,M处的高度约是320--340米,所以其出发点到M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约为120--160米之间.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140米.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大,需要认真读图2,在回找图1的路线,根据速度的变化反推地形的坡向,在反推等高线的疏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终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雨林气候 | B. | 热带草原气候 | C. | 热带季风气候 | D. | 热带沙漠气候 |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③处比②处坡度更陡一些 | |
B. | ①河流的河段丙、丁之间的流向大致是从南向北 | |
C. | 若该地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甜菜种植业 | |
D. | 若要在河流①修建大坝,则乙处比甲处位置好 |
17.图2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图1中的( )地.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4.某地理兴趣小组沿公路步行从A地前往B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小组前进的方向与沿线河流流向一致 | |
B. | 前进过程中公路起伏总体呈下降趋势 | |
C. | 前进过程中兴趣小组须翻越两个山脊 | |
D. | 公路选线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占用耕地 |
14.图示区域的地形主要为( )
A. | 高原 | B. | 平原 | C. | 山地 | D. | 丘陵 |
15.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 | 赤道低气压带 | B.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C. | 副极地低气压带 | D. | 极地高气压带 |
16.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 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 |
B. | 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 |
C. | 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 |
D. | 会对汉水流域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