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位于长江下游的大通水文站,是监测长江流域入海径流的重要水文站。读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大通站流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于三峡水库蓄水前,蓄水后大通站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A.各月流量均有增加B.水位变化幅度变小
C.10月-次年1月流量一直减小D.12月-次年3月流量先减小后增大
【2】流量变化将对长江入海口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水土流失加剧B.旱涝灾害减少
C.土壤盐碱化加剧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
【1】B
【2】B
【解析】
【1】相对于三峡水库蓄水前,蓄水后大通站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图中显示,相对于三峡水库蓄水前,蓄水后大通站枯水期的流量10、11月明显降低,A错误。图中显示,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高水位变低,最低水位变高,水位变化幅度变小,B正确。10月~次年1月流量一直减小,蓄水前与蓄水后变化趋势一致,不是相对的变化特点,C不符合题意。12月~次年3月流量先减小后增大,蓄水前与蓄水后变化趋势一致,不是相对的变化特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流量变化对长江入海口的水土流失影响不大,A不符合题意。三峡蓄水后,使得长江入海口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高水位下降,减轻了洪涝灾害压力,低水位有所上升,减轻了旱灾影响,从而使当地旱涝灾害减少,B符合题意。长江入海口为湿润地区,不易产生土壤盐碱化,C不符合题意。三峡蓄水后,使得长江入海口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水环境更加稳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可能性小,D不符合题意。故选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黄河流域简图和上中下游能源统计表、八大省会城市人口和GDP统计表。
能源种类 | 占全国比 重(%) | 占全流域总量的比重(%) | |||||||||||
上游 | 中游 | 下游 | |||||||||||
煤 | 66.1 | 7.0 | 89.7 | 3.3 | |||||||||
石油 | 23.1 | 9.8 | 3.6 | 86.6 | |||||||||
天然气 | 13.2 | 3.8 | / | 96.2 | |||||||||
水电(可开发量) | 9.1 | 70.2 | 29.7 | 0.1 | |||||||||
省会城市 | 济南 | 石家庄 | 郑州 | 西安 | 太原 | 呼和浩特 | 银川 | 兰州 | 人口 (万元) | 723.31 | 1078.46 | 972.4 | 883.21 | 434.44 | 308.9 | 219.11 | 370.55 |
GDP (亿元)) | 6536 | 5858 | 8114 | 6283 | 2956 | 3174 | 1617 | 2264 | |||||
(1)根据材料归纳黄河流域能源资源特点。
(2)分析兰州成为有色金属冶炼中心的有利条件。
(3)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缺水严重,是我国的四个旱灾多发地之一,分析该地旱灾多发 的季节和原因。
(4)分析地处内陆的西安人口较多的人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