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电气栽培技术试脸。在电气裁培大棚中(下图),农作物生长在裸露的铜线下,高出地面约3米的铜线通电后产生的高绷电流能杀死空气或土攘中的细菌和病毒。在植物内部,高频电流加速天然带电粒子(如硫酸氢盐和钙离子)的运输,同时也使吸收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有所增加。目前在我国,一公顷的电气化温室大棚每天需要消耗大约15度电,耗电量非常低,但考虑到硬件成本问题,未在所有大棚中开展电气裁培技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发展电气栽培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
A. 延长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B. 加快作物生长,降低生产成本
C.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改善作物品质D.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价格
【2】目前,在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最多的农作物可能是
A. 小麦B. 牧草C. 棉花D. 蔬菜
【3】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推广电气栽培的最大障碍是
A. 气候B. 土地C. 资金D. 能源
【答案】
【1】C
【2】D
【3】C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根据材料信息,高出地面约3米的铜线通电后产生的高绷电流能杀死空气或土攘中的细菌和病毒,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在植物内部,高频电流加速天然带电粒子(如硫酸氢盐和钙离子)的运输,同时也使吸收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有所增加来提高作物品质。故选C。
【2】根据材料信息,电气栽培大棚硬件成本高,故种植最多的农作物是单位产值高的农作物,蔬菜适合在大棚中种植,D正确;小麦、牧草和棉花都是大面积种植的作物,单位面积产值较低,不适合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A、B、C错误。选D。
【3】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资金缺乏是推广电气栽培的最大障碍,C正确;气候条件适合发展电气栽培大棚,A错误;西部地区土地和能源有优势,不是推广电气栽培的障碍,B、D错误。故选C。
【题目】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下列问题。
投资地区 | 招商门槛 | 土地价格 | 平均工资 | 环保门槛 |
苏南某市 | 5 000万元 | 100万元左右 | 3 000元左右 | 要求高 |
苏北某市 | 1 000万元 | 20万元左右 | 1 000元左右 | 要求较低 |
【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A. 劳动力需求量大 B. 生产规模大
C. 技术含量高 D. 环境污染较轻
【2】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