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达到13.7亿.据统计,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0年来人口增长状况如表,该表说明我国( )时间段 | 1990-2000年 | 2000年-2010年 |
人口净增长数 | 约1.32亿 | 约0.74亿 |
A. | 人口大量迁移到了国外 | B. |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负增长 | ||
C. | 人口死亡率在升高 | D. | 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
分析 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状况及原因分析.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口净增长人数从1.32亿减少到0.74亿,说明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这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国家人口政策是分不开的.表格中不能反映我国人口迁出国外,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死亡率在升高.
解答 解: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口净增长人数从1.32亿减少到0.74亿,说明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变化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呈直线上升趋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带来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在这十年期间( )
A. | 人口老龄化得到控制 | B. | 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 | ||
C. | 城市化进程减缓 | D. | 劳动力比重略有减少 |
6.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 )
A. | 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 |
B. | 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出生率 | |
C. | 人口密度持续增大 | |
D. | 影响人口比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环境变迁 |
3.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代,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 )
A. | 若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的人口总数量减少 | |
B. | 若图中曲线为某城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
C. | 若图中曲线为某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区农产品自给率下降 | |
D. | 若图中曲线为某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指标,则该区域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 |
10.图2中能反映200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20.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比重示意图,图中*表示我国第五次普人口查后年龄构成状况.若图中用*来表示第六次的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则*的位置应该移向( )
A. | 东北 | B. | 西南 | C. | 西北 | D. | 东南 |
1.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
A. | 2002年 | B. | 2007年 | C. | 2012年 | D. | 2020年 |
18.伴随着无籽西瓜生产基地的衰落,该乡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推断符合实际的是( )
①人口迁出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②该乡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 ③该乡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④当地“空巢老人”有所增加.
①人口迁出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②该乡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 ③该乡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④当地“空巢老人”有所增加.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 | 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 |
B. | 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 |
C. | 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 |
D. | 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