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9月20日,俄罗斯官方宣称经深海考察结果证实,北极的120万平方公里地区应属俄罗斯所有。美国、加拿大等国不仅公开表示不满,而且也纷纷采取新的抗衡举动。以北极为对象的地缘政治斗争从此将成为国际关系新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2004年7月28日,我国在挪威斯匹次卑根群岛 的新奥尔松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
1.A、B、C三个国家中,地跨两洲的是 国(填字母);人口超过1亿的是 国(填字母),其中B国人口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2.北极地区降水量很少,但仍为湿润地区,这是因为 。
3.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海岸线曲折破碎,这是由于 作用形成的。
4.斯匹次卑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向作用弱
C.暖流的影响 D.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
5.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
B.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
C.黄河站的自转线速度比中山站快
D.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6.估算黄河站至北极的距离约为
A.888千米 B.1230千米 C.2332千米 D.3664千米
7.简要说明北极科考的意义(至少二方面)。
解析试题分析:
1.据图分析,A为俄罗斯,B为美国,C为加拿大,所以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是A(亚洲、欧洲)和B(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超过1亿的是国家是A俄罗斯,B美国。美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2.北极地区受极地高压影响,降水量少,但气温低,蒸发弱,所以为湿润地区。
3.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破碎主要是由于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4.该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对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5.A选项错误,南北半球极地东风风向不同,北极附近风向为东北风,南极附近风向为东南风;B、C选项错误,因为黄河站纬度高于中山站,所以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长于中山站,黄河站自转线速度小于中山站。D选项正确,根据经纬度判读黄河站位于中山站西北方向。所以选择D选项。
6.黄河站距离北极的距离=111千米×(90°-78°55′)≈1221千米,所以选择B选项。
7.极地科考的意义重大:如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获得参与北极地区研究的权利,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科学谜团等。
考点:本题考查了世界大洲和主要国家的概况;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作用;洋流的地理意义;地图地球基础知识等。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重点在自然地理方面,实现了初、高中地理知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