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
材料二:风水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掘穴而处之,据穴则冬可避风寒”(如上左图)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聚落多位于汭位(汭位: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如上右图)。
(1)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朝南的山腰上开凿居住洞穴,分析其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答案】(1)朝南向阳,光热条件好;冬季背风坡,利于避寒;山腰可避开洪水(或防潮除湿)。
(2)凸岸河水流速较缓,利于泥沙沉积和土壤形成,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聚落空间大;天然水面围绕,利于取水与军事防御。
【解析】
(1)穴居时代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低,只能遵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所以在选择房屋朝向时,避开寒冷风向,面向太阳,故“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2)古代城市属于冷兵器时代,古代城市多位于“汭位”的原因是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易守难攻,如我国城外多建有护城河.
(1)从题干可知,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所以朝南的山腰可以躲避冬季寒冷的偏北风;房屋门向南,采光条件好,光照时间长;在山腰处海拔相对较高,可避开山谷地区的洪水侵袭。
(2)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所以凸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和土壤的形成,利于发展农业;根据材料“汭位: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可知,在“汭位”,有河流围绕,天然水面可作防御之用;“汭位”属于河流弯曲处,水流较缓,便于取水和提供水上交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