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源区面枳近3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年均气温低于3.5℃,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该区域冻土广布,处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向季节冻土的过渡区(如下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黄河源区冻土退化及其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简述黄河源区冻土广布的气候条件。
(2)分析黄河源区地形与当地冻土类型分布之间的关系。
(3)在黄河源区的部分冻土分布区,夏季强烈的冻融作用往往使表土形成海绵状多孔层,试解释其形成过程。
(4)如果未来黄河源区气温呈上升趋势,推测黄河源区冻土退化的可能表现形式。
【答案】(1)黄河源区地势高,(气温低)蒸发较弱,(土壤湿度大)土壤容易冻结。
(2)南部、特别是北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为连续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区;(中部)河谷、湖盆地区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为季节冻土集中分布区。
(3)(在夏季,)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迅速,表土融化,水分蒸发;夜间表土迅速冻结,下层的水汽向表面移动并凝结,如此反复冻融(干湿交替),导致海绵状多孔表土形成。
(4)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退化成斑块状,面积缩小;季节冻土面积扩大;冻土层厚度变薄等。
【解析】
(1)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水分含量高,在低温条件下,土壤极易结冰形成冻土层。
(2)读图可知,在西部、南部、北部地势较高的河源区,气温相对较低,为连续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区;在中部河谷、湖盆地区,由于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为季节冻土集中分布区。
(3)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在夏季,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迅速,表土融化,水分蒸发快;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表土散热快,表土迅速冻结,同时下层的水汽向表面扩散并凝结,如此反复冻融(干湿交替),导致海绵状多孔表土形成。
(4)未来黄河源区气温上升,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退化成斑块状,面积缩小;多年冻土区逐渐转化为季节冻土,因此季节冻土面积扩大;气温上升,冻土的深度变浅,冻土层厚度变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