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材料一、2009年2月2日监测的2008年入冬以来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图1)
材料二、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北方降水量明显偏少,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范围干旱。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历史少见。加上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农作物安全越冬及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三、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
材料四、对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国旱灾面积、水灾面积和粮食单产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粮食单产与旱灾面积显著相关,而与水灾面积几乎无相关关系。
材料五、我国1950-1991年间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2)
(1)读图1,2008年入冬以来,冬季蒸发较大,降水较少是导致我国北方 (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干旱的直接原因。该粮食主产区遭受特旱灾害威胁的省份主要有 河北、 、 等地。
(2)材料五中,a是西南地区、c是东北地区,判断图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区域:b ,d 。并以b为例说明其判断依据。
(3)结合材料五,请分析e、f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
(4)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旱灾的严重性的特点。
(5)2008年入冬以来的干旱,已影响到我国北方粮食的生产。请简述解决北方水资源缺乏的措施。
(1)冬小麦 山西、陕西
(2)b是西北地区、d是华南地区
依据:b区的A值大,但B、C值小,且全年旱,符合西北地区的特点 (全年干旱,旱灾对本区影响大,但耕地受灾面积占全国比重少,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比重少的特点。
(3)e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f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4)我国干旱受灾面积远大于洪涝受灾面积;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干旱灾害是影响农业产量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5)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2月16日国际温室气体减量协议《京都议定书》生效满4周年。《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材料二
2005年1月北方15个省(市、区)
气温距平(℃)和采暖耗能变率(%)
(1)2005年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偏高/偏低),图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比较明显的两个省区其采暖耗能减少了________和________。(3分)
(2)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是(2分)( )
A.澳大利亚 | B.俄罗斯 | C.美国 | D.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