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统计项目 | 耕地面积 (万公顷) | 森林覆 盖率(%) | 气温年 较差(℃) | 年降水 量(mm) | 河流含 沙量(%) | 人口(万人) |
1970年 | 4 | 18 | 33 | 430 | 1.5 | 30 |
1980年 | 4.4 | 10 | 38 | 370 | 4.5 | 35 |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减少了.相差了0.76%(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生态问题.如:比较湿润地区表现为水土流失,比较干旱地区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如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等.(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解答 解:(1)耕地增加比重=增加面积/原始总面积,即0.4/4*100%.森林覆盖率从18%变为10%,即减少了8%.
(2)人均耕地=耕地总面积/总人口,计算可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3)根据表格材料反映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变大;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
(4)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本地区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原因与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密切相关.
故答案为:(1)10;8;毁林开荒.
(2)减少了; 0.76.
(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
(4)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②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
点评 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相关的计算和转化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
A. | 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 |
B.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问题 | |
C.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 |
D.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
4.该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好处是( )
A. | 促进了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 | B. | 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 | ||
C. | 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 | D. | 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
17.图中甲地与丙地分别形成( )
A. | 海沟和岛弧 | B. | 海沟和褶皱山 | C. | 海岭与海沟 | D. | 海岭与褶皱山 |
4.下列工业部门与乙类区位要求相同的是( )
A. | 印刷工业 | B. | 水产品加工业 | C. | 航天工业 | D. | 电子装配工业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处为一座山,山上有冰川分布 | |
B. | P处气温在10℃以上 | |
C. | P处地势低洼,沙漠广布 | |
D. | P处为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超过1000米 |
1.该植物是( )
A. | 亚寒带针叶林 | B.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
C.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 | 热带雨林 |
18.如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图示地区( )
A. | 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 B. | 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 ||
C. | 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 D. | 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
19.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 )
A. | 原始型 | B. | 传统型 | C. | 现代型 | D. | 过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