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⑴ 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           岩。
⑵ 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3)其中①表示的环节是            ,②表示的环节是            ,③表示的环节是              ,④表示的环节是             。
(4) 水循环能将水圈、生物圈、                                四大圈层联系起来。
(5) 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            地。


解析(1)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了物质循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了岩浆岩(A),岩石在形成岩浆之前有高温作用,所以C是变质岩,因此D是沉积岩。
(2)从图中可知,图中的水循环是陆地和海洋上的之间的,所以是海陆间水循环。
(3)①从海洋上向上,是海洋蒸发;②是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是通过风等大气运动的水汽输送;③在陆地上的箭头向下,是大气降水;④从陆地表面到海洋,是地表径流。
(4)地球上的四大圈层是: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5)甲岩层向下凹,是向斜;乙处岩层出现明显的断裂、错位,是断层;丙岩层向上拱,是背斜。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丙)构造中,在向斜盆地中往往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库建设,则应尽量避开断层;隧道应该建在背斜构造(丙)中,因为背斜岩层呈拱形,有支撑点,比较坚固,且无地下水渗透。
考点:本题考查的内容较多:岩石圈物质循环,海陆间水循环环节和意义,地质构造的判读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36分)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6分)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石油自给率(%)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石油当量)

人口数(亿)

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

日本

0.2

5.8

1.28

34

中国(大陆)

50

20.3

13.3

1.12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2)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指出核电站适宜布局的地区。(8分)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4分)

 

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图13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4)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10分)

 

 

产业转移促使日本更加关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成为日本经济的增长点。

(5)读“东京上野公园景区图”(图12),评价其景区规划的合理性。(8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