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北京某中学高一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活动示意图”(右图)和“活动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日期 | 影长 | 太阳高度角 | 备注 |
9月5日 9月7日 9月10日 9月19日 | 178 cm 184 cm 192 cm 216 cm | 56.8° 56° 54.8° 51.6° | 标杆长度为165cm,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12:16 |
(1)一天中标杆影长最短的时候,该地地方时大约为________点钟,此时阳光所在方向是________方。
(2)同学们观测的时间段内太阳高度角逐渐变________,同学们判断此时间段地球运行在左图中________到________段(填数字序号)。
(3)左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
(4)左图中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的日期是____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___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现象。
【答案】12 南 小 ① ② CD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23°26'N) 最小值 极夜
【解析】
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考查晨昏线的判读,考查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方时为12点时,是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物体的影子最短;北京位于北温带,故阳光所在方向是正南方向。
(2)据表格数据可知,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说明北京距离直射点的纬度越来越远;同学们判断此时间段地球运行在左图中①和②。
(3)考查晨昏线的判读。据图可知,AB为地轴;CD为晨昏线;EF表示赤道。
(4)据图可知,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间是6月22日;南半球距离直射点的纬度最远,故此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小值;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题目】下图为太阳系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共包含_________级天体系统,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行星带位于图中L星和E行星之间,即_________(单选)。
A. 地球与火星之间 B. 金星与地球之间
C. 火星和木星之间 D. 木星与土星之间
表:太阳系行星轨道倾角
地球 | 天王星 | 木星 | 火星 | 土星 | 金星 | 水星 | 海王星 | |
轨道倾角 | 0° | 0.8° | 1.3° | 1.9° | 2.5° | 3.4° | 7° | 1.8° |
注:轨道倾角是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3)图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_________,从北极上空观察为_________时针。上表表明八大行星的_________(选择填空)。
A. 公转方向相同 B. 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
C. 公转速度相似 D. 公转轨道都为椭圆形的轨道
(4)图中M、N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的_________层、_________层。太阳活动强烈时会_________(单选)
①影响传统指南针的精度 ②诱发地震灾害以及出现潮汐现象
③改变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④在极地地区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