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8年8月,北京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图中甲、丙为研学小组成员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丙两地照片反映的自然带类型。
(2)描述甲地植被景观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判断到达乙地时可能见到的生物景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4)概括研学小组到达丁地时应注意的问题。
(5)归纳此次研学路线所见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
(2)植被高大稠密,植物种类、数量繁多,成层性强。 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进而形成该景观特点。
(3)草木茂盛,动物繁多 此季节乙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较多,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
(4)防晒、防暑,尊重当地习俗等。(合理即可)
(5)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掌握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1)读图可知,甲位于非洲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丙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为高大稠密,植物种类、数量繁多,成层性强。
(3)读图可知,图中乙地位于热带草原地区,在8月份为北半球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较多,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草木茂盛,动物繁多。
(4)读图可知,丁位于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应注意防晒、防暑等。
(5)读图可知,图中路线是自南向北的,是随着纬度变化,热量条件发生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其葵花籽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5%。乌克兰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向日葵种子含油率特别高。乌克兰南部因过度开垦土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发生“黑风暴”现象。
下图为“乌克兰向日葵分布图及松嫩平原年降水量、年均温分布示意图”,下表为乌克兰的各月气温统计表。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
日均最高气温(℃) | -3℃ | -1℃ | 4℃ | 14℃ | 20℃ | 24℃ |
日均最低气温(℃) | -8℃ | -7℃ | -2℃ | 5℃ | 11℃ | 14℃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日均最高气温(℃) | 24℃ | 24℃ | 19℃ | 12℃ | 5℃ | 0℃ |
日均最低气温(℃) | 1℃ | 14℃ | 10℃ | 5℃ | 0℃ | -5℃ |
(1)分析乌克兰葵花籽油大量出口的原因。
(2)对比乌克兰与松嫩平原,说明乌克兰种植的小麦类型及形成原因。
(3)乌克兰与松嫩平原均有大面积可开垦荒地。请选择其中一地说明大规模进行荒地开垦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