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古语说“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产生的原因是( )A. | 地形影响 | B. | 土壤影响 | C. | 气候影响 | D. | 耕作方法影响 |
分析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解答 解: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橘的生长,而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度达不到橘的生长条件.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了解和掌握.试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随着崇启大桥的通车,启东土地利用规划将发生变化,用地面积将有所减少的应该是( )
A. | 商业用地 | B. | 工业用地 | C. | 农业用地 | D. | 居住用地 |
13.该城市郊区出现蔬菜-稻米-柑橘种植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土地价格 | B. | 交通条件 | C. | 自然条件 | D. | 劳动力价格 |
20.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
A. | 气温的日较差小 | B. | 无污染、农作物生长时间长 | ||
C. |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D. | 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
14.关于该国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城市分布均匀 | B. | 城市化水平很低 | C. | 首都规模最大 | D. | 受河流影响较小 |
15.关于该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变迁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流域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 |
B. | 2004年之前近30年湖泊萎缩是因农牧业生产大量引用湖水 | |
C. | 2004年之前近30年湖泊萎缩会导致周边局地气候更趋干旱 | |
D. | 2005年后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