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读长江流域和下荆江河道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长江流经地区发育了多种地貌.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的地貌类型和主要外力作用.
甲地 | 乙地 | |
地貌景观 | ||
地貌类型 | ①峡谷 | ②三角洲平原 |
主要外力作用 | ③流水侵蚀 | ④流水堆积 |
(3)下荆江河道位于长江的中游,与其他河段相比,该河段的突出特征及其成因形成曲流(河曲),因河床遭受侧蚀而成.
(4)长江口段南北两侧的河道宽度明显不同,较宽的是南(填“南”或“北”)侧.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岸易侵蚀(北岸泥沙易堆积),导致南侧河道宽阔.
分析 坡面受流水作用,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断加深加宽.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在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强烈的地区,常常形成峡谷.
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几乎不发生偏转.
解答 解:(1)读图可知,甲地为峡谷地貌,是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乙地位三角洲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2)读图可知,甲地附近建造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
(3)读图可知,下荆江河道位于长江的中游,与其他河段相比,该河段的突出特征及其成因是形成曲流(河曲),因河床遭受侧蚀而成.
(4)长江口段南北两侧的河道宽度明显不同,较宽的是南岸,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岸易侵蚀(北岸泥沙易堆积),导致南侧河道宽阔.
故答案为:(1)峡谷(V型河谷);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平原); 流水侵蚀; 流水堆积(沉积).
(2)三峡.
(3)中;形成曲流(河曲),因河床遭受侧蚀而成.
(4)南;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岸易侵蚀(北岸泥沙易堆积),导致南侧河道宽阔.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读“大西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某海轮从A航行到B一路顺风顺水,所利用的盛行风为东北信风,所利用的洋流分别为是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2)如果此海轮从B返回到A时,仍然是顺风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西南风,所利用的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3)C处附近形成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
(4)读表回答
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类型.乙地一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甲地所属气候类型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1)某海轮从A航行到B一路顺风顺水,所利用的盛行风为东北信风,所利用的洋流分别为是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2)如果此海轮从B返回到A时,仍然是顺风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西南风,所利用的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3)C处附近形成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
(4)读表回答
一月 | 七月 | ||
甲地 | 气温(℃) | 13.9 | 26.2 |
降水(℃) | 113.0 | 0.0 | |
乙地 | 气温(mm) | 23.4 | 13.1 |
降水(mm) | 7.0 | 183.0 |
15.若沿该洋流前进的方向,表层海水水温不断增高,则该洋流( )
A. | 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B. | 流经撒哈拉沙漠的西部沿海地区 | ||
C. | 是因信风吹拂而形成的风海流 | D. | 流经海区可能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
12.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9.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 )
A. | 20亿年前 | B. | 14亿年前 | C. | 0.7亿年前 | D. | 6亿年前 |
9.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 荒漠化 | B. | 能源紧缺 | C. | 水土流失 | D. | 洪涝灾害 |
16.图示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A. | 可利用廉价劳动力 | B. | 获得规模效益 | ||
C. | 提高生产成本 | D. | 扩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区 |
14.如图所示时间,甲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盛行西北风 | B. | 盛行西南风 | ||
C. |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D. |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