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2)乙省区是我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也是我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请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原理加以解释。
(3)近些年来丙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速度较慢,试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限制性影响。
【答案】(1)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滑坡、泥石流,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坡度陡;地壳活动活跃,岩体疏松;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更易引发灾害。
(2)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圈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所以光照资源丰富;又因为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明显,所以气温低。
(3)丙市地处青藏高寒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小;地处高原河谷地区,平坦土地面积较小,城市建设可用地较少;地势高,群山环抱,对外联系不畅;流经丙市河流较为短小,流量有限,水源不能满足太多城市人口需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及其成因,影响气温和光照的因素,自然条件对人口和用地规模的影响。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成因。
(2)影响光照资源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3)影响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自然条件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
(1)由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甲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原因: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坡度陡,降水充沛集中,加上人类不合理活动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2)由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乙区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圈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所以光照资源丰富;又因为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明显,所以气温低.
(3)由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丙区位于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区,平坦土地面积较小,城市建设可用地较少;地处青藏高寒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小;加上交通不便,限制了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