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 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 过程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2)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
(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
【解析】略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 程有关。(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 过程相关。(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8分)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相关。(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应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产生温室效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和 。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 。(3分)(2)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3分)(3)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相关。(3分)(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3分)(5)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这些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 。(1分)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1分),B表示_______(1分),C表示_______(1分),D表示_______(1分)。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