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纬一样,遇到有绛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不用以前下水道等“灰色设施”.请你为海绵城市的逆设提出合理建议.
分析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解答 解:“海绵城市”遇到有绛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所以建议措施要围绕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下功夫.
故答案为: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建设雨水灌溉重新利用;增加湖泊、绿地等绿化面积,利于雨水流入绿地储水;硬化路面用渗水砖等便于雨水下渗.
点评 该题考察了“海绵城市”,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资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可用排除法作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甲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
A. | 商品谷物农业 | B. | 水稻种植业 | C. | 大牧场放牧业 | D. | 混合农业 |
14.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示意图”.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①是ri本工业化率变化曲线,ri本工业增加值呈增加趋势 | |
B. | ②是中国工业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与工业发展不够协调 | |
C. | ③是中国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环境问题比ri本轻 | |
D. | ④是ri本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当前ri本城市化速度快于中国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西半球的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中斜线为晨昏线一部分,此季节适合到北极地区去看极光.
材料二 墨西哥城和贝伦比较
(1)材料一图中斜线表示晨线(晨线或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23°26′S,20°W).
(2)材料一中光照图的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这天C点的昼长为12小时,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
(3)此刻,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0或者24时;A、B、C三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C.
(4)墨西哥城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要比贝伦高,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下图为西半球的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中斜线为晨昏线一部分,此季节适合到北极地区去看极光.
材料二 墨西哥城和贝伦比较
平均海拔(米) | 年降水量(mm) | |
墨西哥城 | 2013 | 738 |
贝伦 | 87 | 2260 |
(2)材料一中光照图的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这天C点的昼长为12小时,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
(3)此刻,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0或者24时;A、B、C三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C.
(4)墨西哥城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要比贝伦高,试分析其原因.
2.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
A. | 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 B. |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 ||
C. |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 D. | 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
9.此时可能是( )
A. | 1月1日 | B. | 2月1日 | C. | 7月1日 | D. | 12月1日 |
6.此天气系统过境时,该地区降水不明显,可能是因为( )
A. | 杭州位于暖气团一侧 | B. | 空气洁净,凝结核少 | ||
C. | 冷气团比较干燥 | D. | 暖气团比较干燥 |
7.如图为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图.甲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乙为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对比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2)指出乙图中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并简述解决措施.
(3)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D(选择填空)
①地广人稀 ②水热资源丰富 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④劳动力充足 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B.②③⑤C.②⑤D.①③⑤
(4)说出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对比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甲 | 水稻 | 油菜、棉花等 |
乙 | 春小麦、玉米 | 甜菜、大豆等 |
(3)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D(选择填空)
①地广人稀 ②水热资源丰富 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④劳动力充足 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B.②③⑤C.②⑤D.①③⑤
(4)说出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