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的地理要素图
材料二:2009年11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
材料三:我国西南旱区主要城市今年(2009年)与常年的降水量及温度比照统计表
城市 |
所在 省区 |
降水总量(mm) (11—2月) |
平均温度(℃) (11—2月) |
前期降水总量(mm) (6—10月) |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
百色 |
广西 |
51.8 |
84.6 |
16.7 |
15.4 |
548.2 |
744.7 |
昆明 |
云南 |
27.9 |
85.3 |
11.5 |
9.5 |
501.5 |
785.4 |
材料四:位于两广交界地带的梧州市小纸厂鼎盛时期,全市7个县(市、区)有约400家小纸厂。据悉,这些小纸厂多数年产量不超过500吨,有的甚至不足30吨。
(1)据材料一,判断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分析该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3分)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述广西、云南等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3)据材料四判断,大量小纸厂可能给该地区带来哪些环境问题。(3分)
(1)喀斯特地貌(1分)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广布;(1分)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1分)
(2)气温比常年同期高,蒸发量增大;降水比常年同期少;且水资源储备少,干旱加剧;处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4分)
(3)水污染加重(1分);森林破坏(1分) 水土流失加剧(1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根据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为云贵高原,故典型的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面,为石灰岩地区受长期的流水侵蚀而形成。(2)影响干旱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蒸发量和降水量角度分析。(3)小造纸厂的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消耗大量木材,造成生态破坏,和大量排放废水,导致水污染。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1:
材料2:M、N两地气候资料。
地点 | 气候要素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M | 气温(℃) | -3.6 | 3.7 | 15 | 6.4 | 5.3 |
降水(mm) | 48 | 37 | 73 | 63 | 611 | |
N | 气温(℃) | -25.0 | -2.3 | 16.8 | -0.3 | -2.6 |
降水(mm) | 20.4 | 23 | 77.4 | 43.5 | 492.3 |
(2)M、N两地比较,气候海洋性更强的是________地,试用材料2加以说明。(3分)
(3)与黄河相比,N地河流径流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试分析其原因。(2分)
(4)根据材料1,简要分析N所在国家主要的农业部门及空间分布。(4分)
(5)简要说明M所在大洲轮廓特点对该大洲西部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的地理要素图
材料二:2009年11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
材料三:我国西南旱区主要城市今年(2009年)与常年的降水量及温度比照统计表
城市 | 所在 省区 | 降水总量(mm) (11—2月) | 平均温度(℃) (11—2月) | 前期降水总量(mm) (6—10月) |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
百色 | 广西 | 51.8 | 84.6 | 16.7 | 15.4 | 548.2 | 744.7 |
昆明 | 云南 | 27.9 | 85.3 | 11.5 | 9.5 | 501.5 | 785.4 |
(1)据材料一,判断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并分析该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3分)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述广西、云南等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3)据材料四判断,大量小纸厂可能给该地区带来哪些环境问题。(3分)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1:
材料2:M、N两地气候资料。
地点 |
气候要素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M |
气温(℃) |
-3.6 |
3.7 |
15 |
6.4 |
5.3 |
降水(mm) |
48 |
37 |
73 |
63 |
611 |
|
N |
气温(℃) |
-25.0 |
-2.3 |
16.8 |
-0.3 |
-2.6 |
降水(mm) |
20.4 |
23 |
77.4 |
43.5 |
492.3 |
(1)简述甲图所示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并分析其起伏特点的成因。(5分)
(2)M、N两地比较,气候海洋性更强的是________地,试用材料2加以说明。(3分)
(3)与黄河相比,N地河流径流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试分析其原因。(2分)
(4)根据材料1,简要分析N所在国家主要的农业部门及空间分布。(4分)
(5)简要说明M所在大洲轮廓特点对该大洲西部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1
材料二 图2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下表是图1中A-B线上某乡的有关材料。
自然环境 | 海拔高度(米) | 1600 | ||
年降水量(mm) | 350 | |||
≥10℃积温(℃) | 2997 | |||
土壤侵蚀强度(吨/年平方千米) | 5200 | |||
植被覆盖率 | 1900 | 较高 | ||
2005 | 显著降低 | |||
灌溉面积(公顷) | 0.0 | |||
人均耕地(公顷) | 1970年 | 0.57 | ||
2005年 | 0.23 | |||
每公顷投入成本(元) | 4185 | |||
土地产值 | 5610元/公顷 | |||
耕作方式变化 | 1955-1980 | 歇地→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歇地 | ||
1981-2005 | 小麦→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 |
(1)根据材料一,从B至A反映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布规律,穿过的经济地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当年降水量小于300mm时,森林的覆盖率较低,降水的侵蚀力________。当年降水量在___________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当年降水量超过450mm之后,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明显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从干湿区上划分,该乡属于________区,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
(4)试分析在A附近建风力电站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处发展农业的限制性自然条件有哪些?如何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