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和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峡河段,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资源宝库之一,最早提出修建三峡工程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自那以后,无数的专家,学者对三峡工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终于在1992年4月3日全国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于是,1993年进入施工准备阶段,1994年正式开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计划2003年开始通航、首期发电,2009年全部竣工,总工期16年。

  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坝高设计为185米,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其中防洪库容221.5)。电站装机26台,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小时,通航设计为双线5级船闸一座,可通航万吨级船队,垂直升船机1座,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轮船,年单向通船能力为5000万吨,按1993年5月底价格,工程静态投资为900.9亿元。

  三峡工程位于我国内陆的腹心位置,工程建成以后,不但能带动华中、西南以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腾飞,而且能协调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并且能有效地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的人类生存环境,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质,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三峡电站建成后,其电力主要输往华中、华东地区,少部分供重庆、川东地区。它能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5000万吨,少排放1亿吨、2200万吨、CO1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同时还可减少排放的废水、废渣。因此,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1)图中A、B两城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长江三峡自东向西依次是指________峡、________峡________峡。

(2)三峡地区是指________,其蕴藏最丰富的两种资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文中“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指________。文中三峡工程“决议”的通过体现了________原则。

(4)三峡工程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指________。

(5)如果按1993年价格每千瓦小时电能能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算,三峡电站建成后,每年可以为增加________元的产值提供电力保证。假如将三峡电站的电能输往1000km外的上海,如果用相同的电线,从减少输电损耗出发,宜选用50万伏高压输送,还是11万伏高压输送?为什么?(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6)从自然区位看,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和第________级阶梯过渡地带,从战略区位看三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从交通区位看,长江三峡扼守________,它能使整个航线成为名符其实的________。

(7)有人认为:长江三峡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三峡水库蓄水后,原来特有的急流险滩等景观消失,部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被淹,有些景点虽然存在,却将失去其从前的魅力。

但也有人认为: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奇峰秀色还有,峭壁陡岩尚存[如最享盛名的巫山神女峰(900米)]。三峡工程建成后,在水库及支流上游还会形成一些新的旅游点,“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景观将成为当代世界奇观。

试针对以上两种不同观点,写出自己的看法。

(8)长江三峡的工程建设和开发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
解析:

  (1)宜昌,重庆,西陵峡,巫峡,瞿塘峡

  (2)宜昌至重庆的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地区,水能资源,旅游资源

  (3)孙中山,民主集中制

  (4)①防洪——能改善中下游湖区的生态环境,改善长江干流泥沙淤积,沿岸湖泊萎缩,改善长江水质和防治血吸虫病。②发电——能节约煤炭,减少因排放而造成的环境的污染。

  (5)5000多亿元,解:设总输出电功率为P,线路电阻为R,=500千伏,=110千伏

输电线路电流I=P/U

则线路损失功率分别为

由计算得知

因此宜选用50万伏高压输电到上海,减少途中线路损耗。

  (6)二,三,带动华中、西南乃至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协调东西的发展,长江上游河道黄金水道

  (7)本题为开放式问题,不要求答案一致,只要观点鲜明,证据确凿,说理清楚,均可给分。

  (8)①物质决定意识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④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⑤事物相互联系与变化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我国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 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材料四 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每百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家庭规模(人)

1953

3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452.21

3.71

14.83

4.09

1982

6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438.07

8.76

41.49

3.23

(1)材料一中所示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的          都市圈。制约“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           ,图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港,主要港区沿           (河流)分布。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   )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D.改善城市环境

  E.缓解老城区衰落

(3)根据材料三简评江苏沿江县市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四可看出江苏人口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及相关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无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随着上海向国际大都市的进一步迈进,目前上海已经成为领导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上海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对临近省份江苏省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也日渐显现。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泾渭分明。“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存在的现实,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真正做到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图(单位为元)为三省市2001年职工平均月工资对比情况。

材料三 江苏省人口密度和人均占有土地、耕地变化示意图。

(1)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简述其发展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

(2)结合材料,简述“长三角”发展中存在问题?

(3)有专家说:“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矛盾的根源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体制上的问题必须由体制解决,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调整行政区划,建设大上海经济区的好处有哪些?

(4)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江苏经济如何借助靠近上海的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5)根据材料三可知,江苏省人地关系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并谈谈解决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农作物熟制: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

材料二: 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三: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一部分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一部分向南进入“藏彝大走廊”,不断地分化、演变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独龙、珞巴、门巴、哈尼、纳西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母系社会形态,纳西族仍然保留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形态最原始的“东巴文”象形文字系统……(《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四:“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材料五:如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A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4分)

(3)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8分)

(4)从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在人类迁徙过程中,为什么成了“少数民族的孵化器”。(4分)

(5)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其原因有那些?(8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