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左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日晷计时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日晷计时示意图。

(1)左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 。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地区。

(2)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的规律是 。根据右图可以判断,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为

(3)一年中正午晷针投影逐渐变长时,地球运行在图左图中的 位置。(选择填空)

A.由①向② B.由②向③ C.由③向④ D.由④向①

(4)影响北京故宫日晷计时效果的自然因素有 等。

【答案】(1)CD 北回归线(23°26N线);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极圈及其以北

(2)由长变短再变长;11时

(3)A B

(4)昼夜状况;阴晴状况

【解析】

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日晷计时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结合图可以看出AB线为地轴,EF为赤道,CD线与经线相交,为晨昏线。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北回归线,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2)日出时太阳高度角小,因此日晷影子长,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大,因此日晷影子短,日落时太阳高度角小,因此日晷影子长,因此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的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变长;读右图可以看出,晷针投影在巳时和午时之间,应为11时。

3)一年中正午晷针投影逐渐变长时,也就是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小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因此一年中正午晷针投影逐渐变长时,地球运行在由夏至日向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运动中,为左图中的由①向②,由②向③。故选AB

4)日晷计时是利用晷针投影的变化实现的,因此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的状况,昼夜状况和阴晴状况直接影响了太阳辐射,因此影响北京故宫日晷计时效果的自然因素有昼夜状况、阴晴状况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