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此时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温度判读,最可信的是( )A. | 甲:大于24℃,小于28℃;乙:大于28℃,小于32℃ | |
B. | 两者都大于24℃,小于28℃ | |
C. | 甲:大于28℃,小于32℃;乙:大于24℃,小于28℃ | |
D. | 两者都大于28℃,小于32℃ |
分析 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根据等温线弯曲部位的凸向特点,总结出解答此类问题的“高低规律”.即所谓“高”,是指等温线的弯曲部位向高值方向凸出,即每一条等温线弯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温线数值递增的方向,这时弯曲所示部位为低值(相对)区域.“低”则与“高”相反,即等温线弯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弯曲所示部位为高值(相对)区域.即“凸高为低,凹低为高”.
解答 解:甲处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七月气温较低,所以小于28℃;乙处位于丘陵地形区,海拔较高,气温低于28℃.图中等值距为4℃.
故选:B.
点评 该题考察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资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可用排除法作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关于乙半岛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伊比利亚半岛 | |
B. | 地中海气候 | |
C. | 位于印度洋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 |
D. | 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 |
20.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 B. | 城市人口的增加 | ||
C. | 交通运输的便捷 | D. | 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
7.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00年一2010年间我国总人口增长较慢,中西部增长慢.主要因为计划生育的严格实施导致的 | |
B. | 2000年一2010年间人口密度增长最快的是东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进步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其他地区高 | |
C. | 2000年一2010年间我国人口密度变化特点,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将首先进入“低-低-低模式” | |
D. | 2000年一201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东、中部人口密度增加,西部略有下降 |
4.2007年我省人口增长模式为( )
A. | 原始型 | B. | 传统型 | ||
C. | 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 D. | 现代型 |
1.1967年建成蓄水的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支流汉江上的水利枢纽,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阅读汉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流域的地貌特征以及不同地形条件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特点.
(2)比较该流域不同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完成表格).
(3)为了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质,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简述该地区在生态保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分析该流域的地貌特征以及不同地形条件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特点.
(2)比较该流域不同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完成表格).
地区 | 生态环境问题 | 防治措施 |
西部 | ||
东部 |
16.图中P点数值及原因分别是( )
A. | 大于-4℃地处中纬 | B. | 小于-4℃深居内陆 | ||
C. | 大于-4℃地势低平 | D. | 小于-4℃西风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