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对于图示地区及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 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 B. | 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 ||
C. | 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 D. | 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
分析 A: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暖锋.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由于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因此多形成连续性降雨天气.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暖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前.
B: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解答 解: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读图可知雨区在锋后,所以是冷锋,锋面南侧是冷气团,所以是南半球.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锋面气旋,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受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变化而直接影响的产业是( )
A. |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B. | 资金密集型产业 | ||
C. | 资源密集型产业 | D. | 技术密集型产业 |
8.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是2005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超过100万人,形成“民工荒”现象.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 B. | 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 ||
C. | 工资福利待遇相对农村地区较低 | D. | 民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
5.读下表“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回答问题.
(1)第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为高高低”型,其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相比,同为人口低自然增长率,其本质区别是形成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因不同,第一阶段是因为高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极低)造成的,第四阶段是由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表现)造成的.
(3)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是逐渐下降,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可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人口阶段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第一阶段(1785-1790) | 3.8 | 3.2 | 0.6 |
第二阶段(1825-1830) | 3.8 | 2.4 | 1.4 |
第三阶段(1910-1915) | 2.9 | 1.7 | 1.2 |
第四阶段(1970-1976) | 1.3 | 1.0 | 0.3 |
(2)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相比,同为人口低自然增长率,其本质区别是形成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因不同,第一阶段是因为高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极低)造成的,第四阶段是由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表现)造成的.
(3)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是逐渐下降,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可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2.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2.下列现象与空间天气相关的是( )
A. | 台风 | B. | 飓风 | C. | 极光 | D. | 西风急流 |
9.图中区域( )
A. | 东部比西部冰川面积大 | B. | 东部比西部冰川退化快 | ||
C. | 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 D. | 山地雪线高度逐年降低 |
8.2003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原因是( )
A. | 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 | |
B. | 冬季风较弱,雨季回撤慢,在黄淮停留过长 | |
C. | 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多集中的黄海一带 | |
D. | 副热带高压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长 |
9.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 | 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 B. | 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 ||
C. |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 D. | “磁暴”使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