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分)到2012年底赣州城镇化率为39.34%,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增至5个。2013年5月下旬,《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向社会公示。预计到2030年,赣州都市区将成为我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城乡一体化的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
读《赣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9中国新“圈子”运动刺激经济》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规划》在中心城市空间区建设中,将构筑“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三轴”指的是国家级产业拓展轴、都市服务拓展轴、新兴功能拓展轴。
指出“拓展轴”依托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说明原因。(6 分)
(2)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产业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规划》区域开发将实现由 “极”到 “轴”,再由“轴”到“面”的时序发展。
?? 《规划》将优先发展中心城市,说明其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8 分)
(3)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导方针。
《规划》将积极融入“海西城市经济圈”。简析其主要区位依据。(6 分)
(1)因素:交通干线。(2分)
原因:①、便捷的交通网线是实现人和物的快捷空间位移的先决条件。(2分)②、有效地降低城市运营成本,能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2分) ③、城市是区域内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产业高度集聚的场所,有密集的要素流动。
(2)依据:可总体上降低城市都市区经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2分)
①、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可节省交通、通讯、管网等基建投资;(2分)②、促进中心城市产业聚集,促进专业化和企业协作,提高增长极的辐射能力。(2 分)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促进可持续发展。(2分)
问题:①、减轻环境污染。(2分)②、防止交通拥挤。(2分)
(3)依据:①两经济圈,资源环境、产业经济结构互补性强。(2分)②赣州城市经济圈是海西城市经济圈最近经济辐射区(地缘相连,交通便利)。(2分)③共为客家文化区;或全国范围内协调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材料“赣州都市区将成为我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城乡一体化的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在此形成的“三轴”指的是国家级产业拓展轴、都市服务拓展轴、新兴功能拓展轴。可以看出要实现这一目标都需要有便利的交通,因此实现规划的主要依托是交通。
交通运输的主要作用:要成为“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需实现人和物的快捷空间位移,能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要实现都市服务区需要实现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产业高度集聚的场所有便利的流动,这些都依赖于便利的交通运输。
(2)任何经济的发展方式都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衡量下的结果。从经济发展来说任何发展都是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优先发展中心城市说明为集中发展,集中可以产生集聚效应,集聚可以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集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可节省交通、通讯、管网等基建投资;集聚可以促进专业化和企业协作,提高增长极的辐射能力;集聚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促进可持续发展。但聚集也会带来争水、争地、争劳力、基础高施压力大、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问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海西城市经济圈”是台湾海峡西面的城市经济圈,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赣州城市经济圈是海西城市经济圈最近经济辐射区(地缘相连,交通便利);海西城市经济圈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但资源较少,有产业转移需求。赣州城市经济圈为中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源丰富,可以接纳海西经济圈的产业转移。两经济圈,资源环境、产业经济结构互补性强。两地区共为客家文化区,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容易融合。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作用、产业集聚与分散、区域规划。
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将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名称填在表中。(4分)
区域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甲 | | |
乙 | | |
(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是什么?(4分)
(4)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明显的区位优势?(4分)
(5)到2012年底,我国粮食生产已经“九连增”,你认为下列符合粮食增产方式的途径有 (多项选择题)(4分)
A. 大幅度扩大耕地面积
B.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C.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湖还田
D.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E. 大范围改造湿地,排干沼泽,变湿地为耕地
F. 培育良种,发展面向市场的产品
G. 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将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名称填在表中。(4分)
区域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甲 |
|
|
乙 |
|
|
(2)说明近年来甲图中A、B区域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4分)
(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是什么?(4分)
(4)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明显的区位优势?(4分)
(5)到2012年底,我国粮食生产已经“九连增”,你认为下列符合粮食增产方式的途径有 (多项选择题)(4分)
A. 大幅度扩大耕地面积
B.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C.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湖还田
D.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E. 大范围改造湿地,排干沼泽,变湿地为耕地
F. 培育良种,发展面向市场的产品
G. 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