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某重大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终点地区的问题是(  )

A. 水资源紧张 B. 环境脆弱 C. 经济结构单一 D. 能源紧张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环境治理重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①—荒漠化防治 B. ②—水土流失治理

C. ③—解决水资源短缺 D. ④—沙尘暴治理

【答案】

1 D

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该工程起点为新疆轮南,终点为上海,应该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该工程向上海输送天然气,可以缓解上海能源紧张状况。

2为西北地区,位于内陆,气候比较干旱,环境治理的终点是土地荒漠化;大致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治理的重点是水土流失;大致位于华北地区,环境治理的终点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材料二: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下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

材料三: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发量1000~2000毫米,无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1934~1970年),年内变化与降水相似。6~10月为汛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其中7、8、9月大汛期间的径流占全年的60%~70%。年平均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而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660立方米每秒(1954年),调查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1898年)。

材料四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渭河水浑”的人为原因。

(2)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

(3)读材料一、二、三,概括渭河平原的农业特点并分析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4)根据材料四,分析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