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酸雨污染D.气候变暖

2加剧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发展旅游B.过度放牧C.气候干旱D.乱砍滥伐

3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减轻汽车尾气污染B.减轻风沙危害C.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D.减少生物多样性

【答案】

1A

2D

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荒漠化。

1A. 材料中提到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可见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A正确。

B. 水土流失的形成条件之一是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塞罕坝所处地区降水少,不会出现水土流失。故B错误。

C. 酸雨污染的形成条件是:多酸性气体和多降水。但塞罕坝降水少,不易出现酸雨。故C错误。

D.“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意味着林场建立后,这个环境问题得以解决,而气候变暖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2A. 发展旅游不会加剧土地荒漠化,但是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故A错误。

B.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说明以前这里的自然植被是森林不是草原,所以不存在过度放牧这样的人类活动。故B错误。

C. 气候干旱不是人为原因,而是自然原因。故C 错误。

D.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说明以前这里的自然植被是森林,后来出现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人为原因应该是乱砍滥伐。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3A. 塞罕坝林场距离北京较远,无法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故A错误。

B.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可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可以阻挡风沙的入侵,减轻风沙对北京的危害。故B正确。

C.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不能北京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故C错误。

D.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减少。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分析问题时要注意不要忽略材料信息,很多题目的答案都在材料中隐含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