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我国东部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答案】(1)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减缓,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且等高线稀疏,地形起伏小,以平原为主,南部等高线密集,起伏较大,最高海拔在500米左右,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高处在南部,地势南高北低。

2)沙洲形成的自然原因从泥沙来源、有利的沉积条件来分析。沙洲多说明河流水量大,携带泥沙多,入海口处水流缓。R河为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流,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为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流速减缓,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6月23日至10月23日,挪威人奥斯兰和他的团队利用一艘帆船完成了环北冰洋的航行,有力地说明北极冰融化的程度。

(1)6月23日帆船从挪威首都奥斯陆出发,其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说出该渔场的名称及主要成因。当他们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域航行,途中看到典型的峡湾地貌景观,说出其主要形成原因。

(2)第①段航行结束时,来到了港口摩尔曼斯克(约680N),分析其终年不冻的原因并简述第②段航行期间经过的沿岸陆地所属的干湿地区及成因。

(3)分别说出奥斯兰选择6—10月进行环北冰洋航行的原因和第②段航行期间帆船速度明显放慢的原因。

(4)试描述在第②到第④段航行期间摩尔曼斯克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2011年5月奥斯兰在“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提到:“1990年我和两位朋友进行第一次极地探险。那个时候,冰盖比较厚实,经常能看到3到4米厚的冰盖。然而到了2007年我们重访北极地区,测量冰盖的厚度,得到的结果是多数地区在1.5到2米之间。” 北极冰大量融化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事实依据,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对流层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5)根据“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解释温室气体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

(6)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及台风影响的变化,简述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缓解温室效应的对策。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