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批复,提出首都功能更加优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发展目标。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提出: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______、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读图可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均位于京津冀区域的______区。
(3)随着雄安新区承接中央直属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在内的非首都功能,同时有大量人口迁入雄安,其对雄安发展产生的影响有______。
(4)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目的有(双选) (______)
A.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B.缓解河北省的交通压力
C.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D.根治京津冀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5)说出建设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对京津冀地理环境的影响______。
【答案】政治中心 中部核心功能 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导致环境压力增大、环境污染等(任答2点) AC 优化生态环境;改善河流水质;减少灾害性天气等(任答2点 )
【解析】
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建设、人口和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首先是政治中心。北京的战略定位是4个“中心”,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读图,并结合图例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均位于京津冀区域的中部核心功能区。
(3)承接中央直属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功能,能够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产业的集聚和人口数量的增多,可能导致环境压力增大、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
(4)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可以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因此AC正确。
(5)西北部地区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建设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能够增加绿地的面积,净化进入京津冀的空气,优化生态环境;西北山区是京津冀的主要水源地,生态涵养区的建设能够保护水资源,改善河流水质;生态涵养区的建设,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灾害性天气的出现等。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