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图1“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图2“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②的名称是______,风带③的风向是______,在②和③的交替控制下,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图2中的______图。
(2)终年在③控制下,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
(3)宝鸡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反映宝鸡气候特征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图2中的______图,宝鸡的陆地自然带是______带。
【答案】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南风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甲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乙 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读图可知,图中气压带②在30°N附近,高空气流下沉堆积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③位于30°N—60°N之间,是西风带,北半球的西风带是西南风,在②副热带高气压带和③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图2中的甲图,这种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是夏季受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③西风带控制。
(2)终年在③西风带的控制下,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3)宝鸡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其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图中反映宝鸡气候特征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图2中的乙图,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宝鸡的陆地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读图文表资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
下表为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影响因子表。下图为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
影响因子 | 意义 | |
第一因子 |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 | 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 |
第二因子 | 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 | 反映城市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市化 |
第三因子 | 人均GDP、城市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情况 |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