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如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分析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影子的方向与太阳所在的方向相反.
解答 解:图中①时前后时段出现影长为0,说明该地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①时影子朝南,说明太阳直射点在该地北侧,①-④期间,影子由朝南转为朝北,影长先缩短,后增长,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南侧,①时是夏至日,③时影子最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方向朝北,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此时是冬至日,②为秋分日,④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理现象影子长短的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
A. | 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 B. | 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 ||
C. | 在赤道上 | D. | 在北回归线上 |
1.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
A. | 甲地最早进入新的一天 | B. | 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 | ||
C. | 丙地处于东半球 | D. | 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
18.若②③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 |
B. |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 |
C. |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期 | |
D. | 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控制 |
5.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15.沿线路Ⅰ、Ⅱ、Ⅳ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 )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 |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 ||
C. |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 D. | 暖温带草原 |
12.有关甲乙两地地面气温和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近地面气温低,阴雨天气 | B. | 甲地近地面气温高,晴朗天气 | ||
C. | 乙地近地面气温低,晴朗天气 | D. | 乙地近地面气温高,阴雨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