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是清朝诗人阮元的一首田园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诗人描述的风光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河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雅鲁藏布江谷地
【2】诗中描述的景象,体现了农业生产要
A.符合周期性特点 B.因地制宜
C.符合季节性特点 D.符合地域性特点
【答案】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有诗句可知,该地河流众多,河网密布, 且适宜种植水稻、菱和荷花,由此判断人描述的风光可能位于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选C项。
【2】水深的地方种菱角,水浅的地方种稻谷,不深不浅的地方种荷花,说明发展农业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区域地理特征,做到因地制宜,故答案选B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霜期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其余时段为无霜期。表中距平值为该年代与50年平均值的差距。读某地20世纪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16题。
项目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初霜日 | 均值(日/月) | 2/10 | 4/10 | 26/9 | 21/9 | 25/9 |
距平(天) | +5 | +7 | -1 | -6 | -2 | |
终霜日 | 均值(日/月) | 3/5 | 21/5 | 15/5 | 22/5 | 20/5 |
距平(天) | -14 | +4 | -2 | +5 | +3 |
【1】 据表推断该地的霜期、无霜期的变化特点是 ( )
A. 50年代,霜期结束的最晚 B. 70至90年代霜期变短
C. 80年代,无霜期均值最短 D. 70年代无霜期变化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