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 | 土层薄 | B. | 降水变率大 | C. | 坡度大 | D. | 植被覆盖率低 |
分析 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其中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答 解:依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可知,该山坡地坡度大(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或养分流失)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察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属于基础题,认真审题并获取有用信息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有关甲乙海域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海域冬季时为逆时针运行 | B. | 甲海域夏季时为逆时针运行 | ||
C. | 甲海域附近洋流向南流,为寒流 | D. | 乙海域附近洋流向北流,为暖流 |
3.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 | 地形崎岖 | B. | 光照较少 | C. | 降水不足 | D. | 积温过高 |
20.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 | 光照 | B. | 热量 | C. | 水分 | D. | 土壤 |
7.读图乙并结合相关知识,判断2000年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 政治因素 | B. | 自然灾害 | C. | 经济因素 | D. | 地形土壤 |
17.“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
A. | 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 | B. | 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 | ||
C. | 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 | D. | 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 |
1.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③、④两处处于同一岩层 | B. | ①、②谷地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 ||
C. | ①处植被覆盖率比④处高 | D. | 在②处能找到和③处相同类型的岩石 |
4.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
A. | 人口基数大 | B. |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
C. | 人口死亡率低 | D. | 国外人口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