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 | 印度西海岸 | B. | 澳大利亚西海岸 | C. | 非洲东海岸 | D. | 亚丁湾沿海地区 |
分析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季风洋流.
解答 解:图示区域位于印度洋北部的阿拉伯海,7月该地盛行西南风,在其影响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此,该处附近海域原油泄漏后,洋流可能将油污向东带到印度西海岸.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 )
A. | 江河年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 B. |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 ||
C. |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 D. | 春夏两季多,秋冬两季少 |
12.2012年3月4日,太空中上演了“火星冲日”奇观,太阳刚一落山,火星就从东方升起,而等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时,火星才在西方落下,整夜都可看到火星.火星的公转周期是1.9年,根据材料推算,下次“火星冲日”时间大约为( )
A. | 2013年2月 | B. | 2014年4月 | C. | 2015年3月 | D. | 2031年3月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处吹东南风 | B. | b处为上升气流 | C. | c处吹西南风 | D. | d处为上升气流 |
16.在北京的小红与在纽约(西五区)的小明于北京时间5月4日22时结束在网上交谈,并相约于纽约时间5月4日23时再谈.他们两次网上交谈的时间间隔是( )
A. | 1小时 | B. | 13小时 | C. | 14小时 | D. | 25小时 |
6.关于昼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夜现象 | |
B. | 昼夜更替对调节地表温度、保证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 |
C. | 如果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夜更替 | |
D. | 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 |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
材料二:我国能源利用情况.
材料三:我国2000~2008年能源消费与GDP对照表
(1)材料一表明,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少,尤其是原油、天然气更少.„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综合利用率更低,能源浪费严重和经济效益低是主要特点.
(3)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小于1,则本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降低,大 于1则较上年上升.2000年~2008年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增幅最大的是2003年,其原因可能是①③.(填数码)
①第二产业比重上升②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③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④新能源广泛利用
(4)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利用率提髙(节能技术使用、设备更新等);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节能意识增强.
材料一: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
项目 | 煤炭 | 原油 | 电力 | 天然气 |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 | 60% | 10% | 48% | 5% |
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 均水平的两倍 | 机动车油耗比 欧洲高25% |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 世界平均水平的30% | 能源综合利用率比 发达国家低10% |
年份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能源消费增长率(%) | 3.5 | 3.4 | 9.9 | 15.4 | 15.2 | 10.6 | 9.3 | 7.7 | 52 |
GDP增长率(%) | 8.4 | 8.3 | 8.3 | 9.3 | 9.5 | 10.4 | 10.7 | 13 | 9 |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综合利用率更低,能源浪费严重和经济效益低是主要特点.
(3)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小于1,则本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降低,大 于1则较上年上升.2000年~2008年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增幅最大的是2003年,其原因可能是①③.(填数码)
①第二产业比重上升②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③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④新能源广泛利用
(4)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利用率提髙(节能技术使用、设备更新等);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节能意识增强.
18.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 | 河流水和湖泊水 | B.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 ||
C. | 湖泊水和海洋水 | D.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 |
19.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
A. |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 B.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 ||
C. |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 D. |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