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秦岭位于陕西省中南部,介于关中平原与汉水谷地之间,东西长400~500千米,南北宽l00~150千米,海拔多在1 000~3000米之间,主峰太白峰海拔3 767米。北侧断层陷落,山势雄伟,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南坡长而平缓,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山、华山、崤山、伏牛山等,东西延伸千余千米。秦岭山地南北地理差异十分显著,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1)设计一表格,以表格形式概括说明上述图文资料内容,并完成表格。
(2)年降水量北坡山麓为600~700mm,南坡山麓为750~900mm,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秦岭——淮河一线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差异也很明显,请举例说明。
【答案】(1)(表格名称,行项目,列项目,内容)地形地貌、范围位置、分界等要完整
(2)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夏季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二是雨季长短不同。秦岭以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以北正好相反。
(3)主要是因为淮河两岸的气候不同,尤其是积温不同,淮河以北积温较低,淮河以南较高。
(4)如北方人戏剧唱腔嘹亮,刚毅雄壮,而南方人的戏剧唱腔柔和委婉。骑马乘船 饮食 民居
【解析】
本大题以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为背景,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南北方分界、降水差异、气温差异、社会文化差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首先理解图文资料内容,图文内容主要表达了我国的地理分区,特别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因此设计的表格应体现区域差异。如下表,内容可以增减。
分区 | 范围位置 | 地形类型 | 气候类型 | 主要农作物 | 主食 |
北方地区 |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长城以东 | 平原、高原 | 温带季风气候 | 小麦、玉米 | 面食 |
南方地区 | 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 | 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水稻 | 大米 |
西北地区 | 大兴安岭、长城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北 | 高原、盆地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棉花、瓜果 | 面食、乳肉 |
青藏地区 | 昆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 高原 | 高原山地气候 | 青稞、小麦 | 乳肉、糌粑 |
(2)年降水量北坡山麓为600~700mm,南坡山麓为750~900mm,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和地形方面进行分析。从大气环流来看,秦岭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降水多,而秦岭以北受夏季季风影响时间较短,雨季短,降水较少;从地形来看,秦岭山地的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而北坡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多下沉气候,降水较少。
(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从气温方面分析。主要是因为淮河两侧的热量条件不同,淮河以北≥10℃积温较低,淮河以南较高,两侧最冷月气温不同,以北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枳较耐寒,可以生长在淮河以北,橘不耐寒,只能生长在淮河以南。
(4)秦岭——淮河一线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差异可以从传统运输方式、饮食习惯、民居特色、传统戏曲等方面说明。北方地区传统运输以马拉大车为主,以面食为主,墙厚多炕、戏剧唱腔嘹亮,刚毅雄壮,南方地区传统运输以水运为主,以大米为主食,民居建筑注意通风散热,戏剧唱腔柔和委婉。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