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盐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海底地形平坦,冬季大幅封冻。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部海区常有惊涛巨浪,景象十分壮观。刻赤海峡是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通道,二战时建有铁路大桥,后因自然原因损毁,2018年俄罗斯新建的刻赤海峡公路两用大桥通车。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与锡瓦什湾相隔,锅瓦什湾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m的淤泥。由于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下图为亚速海及周边区域略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近百年来,亚速海的盐度发生了变化,关于其盐度变化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变小 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补给水源增多
B. 变小 经济发展排放的废水增多,稀释了海水
C. 变大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盐度增加
D. 变大 生产活动中大量引水,海平面下降,黑海海水倒灌
【2】二战时修建的刻赤海峡铁路大桥被损毁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因发生地震灾害而损毁B. 由火山喷发的熔岩摧毁
C. 海水挟浮冰撞毁桥墩D. 因泥沙淤泥积航道而废弃
【3】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A. 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B. 夏季蒸发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 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D. 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
【答案】
【1】D
【2】C
【3】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材料和图示,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1】该区域没有大规模的山脉,所以不会因为全球变暖而导致冰雪融水增多,却可能因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所以受全球变暖影响,该海域盐度不是变小,而是可能变大,故A错。经济发展对水源的需求量往往大于排水量,所以,受经济发展影响,该区域的水量最可能减少,从而导致海面降低,黑海海水倒灌,使该海域盐度变大。所以,B错,D正确。C选项,全球变暖是盐度变大的可能原因,但是因为全球变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影响程度较小,人为原因才是最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最佳答案为D。
【2】该地区远离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海底地形平坦,说明该地并未发生火山地震,所以因发生地震灾害而损毁的可能性不大,故AB错。材料中提到“冬季大幅封冻,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部海区常有惊涛巨浪”,所以可以推测大桥损毁的原因最可能是海水挟浮冰撞毁桥墩,故C正确。平均深度只有8米的海域是不适合船只航行的,即便泥沙淤泥积航道,也不会导致大桥损毁。故D错误。综上,正确答案为C。
【3】海湾海底分布着厚达5米的淤泥,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动比较活跃,所以海底物质容易腐烂变质引发臭味,故C描述比正确。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海底臭味更容易散发出来,故B描述正确。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没有外界海水的稀释,臭味不易减少,故D描述正确。材料提到“沿岸常年有海流”,所以A描述不正确。综上,正确答案为A。
【题目】2018年3月17—19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天气,尽管在气象专家看来,1月21日北京的降雪量已达到初雪标准,但在大部分市民看来,此次漫天飞舞的雪花更是今年迟来的初雪。下图为我国26个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统计图,下表为北京2018年1月21—24日天气资料。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日期 | 天气 | 气温 |
21日 | 阴转小雪 | 0℃~5℃ |
22日 | 晴 | -2℃~10℃ |
23日 | 晴 | -4℃~12℃ |
24日 | 晴 | -4℃~11℃ |
【1】造成北京市民认为3月17日降雪较1月21日更像初雪日期的关键因素是
A. 冷空气势力强,降温幅度小 B. 暖空气势力强,水汽较充足
C. 城区经济发展,热岛效应强 D. 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充足
【2】降雪过后,北京市民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其成因不包括
A. 新雪反射地面辐射,地温低 B. 融雪吸收热量,气温低
C. 气温低湿度大,体感温度低 D. 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3】下列关于各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的推测,正确的
A.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初雪日期集中在10月
B. 西北地区冬季风弱,初雪日期浮动较小
C. 华南地区地势低平,初雪日期集中12月
D. 西南地区地域辽阔,初雪日期全国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