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城市的 “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图是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 等国家,这种现象,称之为 ,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5分)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2分)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1)英国、美国、日本(每空1分,答对任意两个可得满分) 逆城市化(1分)
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距离
②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答对1点得1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2分,其他说法合情合理亦可)
(2)BC(本题2分,选对一项得1分,但有错选均不得分)
(3)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①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
②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
③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
(其他说法合情合理亦可给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2分)
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④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
⑤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⑥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
(从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分析,答对一点1分,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2分。)
【解析】略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