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1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2是图1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1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图1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

(2)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

【答案】(1)自然原因:①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人为原因:①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②能源短缺,乱砍滥伐。

(2)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红色荒漠”形成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红色荒漠”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从地形(坡度大)、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从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等方面分析。

(1)自然原因有:甲处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基岩属于红色砂岩,当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表土易被外力侵蚀;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作用强;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表土被侵蚀,使红色砂岩裸露,形成“红色荒漠”景观。其形成也有人为原因存在,当地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

(2)图示区域主要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在开发利用这里的资源时,要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多途径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