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大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右图为某年6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水系图(下图)
材料三 淮河流域图(下图)
材料四 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后,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长江流域仅发生两次特大洪水灾害, 1954年,洪峰流量是43 40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为34.55米;1998年,洪峰流量是28 80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为 35.94米。
(1)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材料一图所示位置并长时间滞留,即锋面雨带长时间滞留在
地区,试分析其对我国东部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情况。(6分)
(2)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试从气候、水系、地形等因素分析其成因。(6分)
(3)你认为如何解决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4分)
第(1)题,据材料一及图可知,锋面雨带应位于长江流域。若雨带长期滞留于此,则易造成南涝北旱。第 (2)题,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水系分布形状及众多湖泊的调蓄作用。第(3)题,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气候方面是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水系因素是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入海自然河道不足,泄洪不畅;地形方面是地势低平,泥沙淤积河道。第(4)题,解决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从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作答。
答案:(1)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因降水集中,集水面积范围广,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而导致水灾严重;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则形成旱灾,不利于农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2)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入海自然河道不足,泄洪不畅;地势低平,泥沙淤积河道。
(3)加强对暴雨的监测和预报;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修建水库蓄洪;开挖新的人海河道泄洪。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下面两图为某两岛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下表为M、N两地降水(单位:毫米)资料表。
地点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M |
219.3 |
117.2 |
92.1 |
133.9 |
1778 |
N |
69.0 |
51.9 |
65.1 |
77.0 |
810 |
(1)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分析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2分)
(2)简述M地降水季节分配的成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