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图乙为某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

材料二:近年来受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以及粮食价格保持上涨势头等原因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将达到5亿吨左右,产量小幅上升。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项 目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5.47

16.00

粮食消费量(亿千克)

6838

7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442

460

(1)图中A、F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2)图中E、F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处在哪个范围内?但从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方面来看, 何地更优?主要原因有哪些?

(3)图甲中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至少三点)。

(4)分析材料二,说出我国今后粮食消费的趋势及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5)我国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18亿亩红线面临着挑战,为保证粮食安全,在此严峻形势下,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三点)。

【答案】(1)水稻、小麦。

(2)500——1500千克/亩;E;E地人均耕地占有量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多。

(3)B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海拔较C低,热量条件较好;B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多;B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性水源充足。

(4)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

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消费量上升。

(5)严格控制非农占用耕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培育优良品种;依靠科技,提高抗灾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

【解析】

本题以我国农业生产潜力为背景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区域地理差异的分析及耕地资源保护措施等基本知识,题目注重考查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1)结合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可知,A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F位于华北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结合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可知,EF两区域生产潜力介于500-1500Kg/亩之间。图中F位于华北平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且水资源缺乏;而E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且人口较少,人均耕地面积多,人均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据图分析,图中C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而B地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河谷地区,土壤较肥沃;且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同时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灌溉水源充足,因此农业生产潜力较大。

4)结合材料二表格中数据进行分析,从2020年至203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由442kg增加至460kg;粮食总消费量由6838亿kg增加至7360亿kg,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导致粮食总需求上升的原因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导致人民对事物需求的改善,人均消费量会增加。

5)本天考查耕地保护的措施,一是坚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严格遵守土地审批制度;二是可以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单产,进而增加粮食总量;三是加强科技投入,加强优良品种的研发,确保粮食的产量;四是由于我国粮食生产区处于季风区,水旱灾害突出,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建,减少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保障粮食的丰收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