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能形成赤壁丹崖的红色岩系的地貌均称丹霞地貌。下图为天山北麓的山前坳陷带形成的五彩斑斓的低山丘陵红层地貌,该地层为中生代至新生代的陆相湖泊、河流相湖泊沉积的红层,该地也是冬牧场的主要选择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①固结成岩 ②外力侵蚀 ③地壳抬升 ④水平挤压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①④③②

2该红层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与流水溶蚀B.风力侵蚀与季节洪流

C.冰川作用和寒冻风化D.风力堆积和固结成岩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地最适合发展( )

A.建立人工草场,发展畜牧养殖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矿业加工

C.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旅游D.延长产业链,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该地层为中生代至新生代的陆相湖泊、河流相湖泊沉积的红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景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应为沉积岩,故首先应是沉积作用、固结形成岩石,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褶皱,随着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到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该景观。①④③②正确,故选D

2】该红层地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风力侵蚀与季节洪流影响形成,B正确;并不是喀斯特地貌,受流水溶蚀作用小;冰川作用多形成峡谷等,寒冻风化、固结成岩不能直接形成地貌;风力堆积形成沙丘等。故选B

3】该地气候干燥,降水较少,不适合人工草场的建设,排除A;开发矿产资源,易造成地表破坏,加剧当地的生态破坏,排除B;利用该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旅游 ,C正确;延长产业链,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不是从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的发展,排除D。故选C

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大城市或城市群而形成,是世界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源地和产生中心之一,对全球或国家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数量和等级是该国科技实力的直接反映。综合评分从四个维度和多项指标所占权重的综合测算(如下表所示),评选出2017年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评分百强城市(如下图所示),中国有8个城市入选球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评分百强城市,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和杭州入围。

维度

基础研究25%

产业技术25%

创新经济25%

创新环境25%

指标

论文发表

一流大学

论文发表

科研获奖

科研设施

专利申请

高科技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企业研发投入

生产力水平

金融支撑

企业活动

人才

便利化

宜居

繁荣

政策舆论

材料二: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实施,三省一市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拟集成长三角创新资源,共同筹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支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引领性平台。其中,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利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契机,拟建成“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如下图所示)。

(1)简述全球科技创新手心的空间

(2)2017年江苏没有城市入围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评分百强城市。根据材料,简述江苏省提升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等级的主要途径。

(3)根据材料,阐述“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的优势地理条件。

(4)江苏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重大战略中,产业发展方向与其定位相符合的有___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①科技信息产业 ②风能产业 ③现代服务业

④传统制造业 ⑤石油化工产业 ⑥航运物流产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