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削弱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削弱→大气辐射→地面吸收
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吸收
C
【解析】
试题分析:低层大气即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要长得多,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人们把地面辐射叫做长波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也就是说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气增温。由此可见,低层大气增温的原因并不是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也不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而是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结果。所以,本题只有C项是正确的。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排序。
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海水酸化成为令人担忧的全球化问题。下表为1985--2010年海水中CO2浓度和海水pH值变化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 | 1985 | 1990 | 1995 | 2000 | 2005 | 2010 |
CO2浓度/10-6 | 330 | 333 | 342 | 350 | 340 | 362 |
pH值 | 8.13 | 8.12 | 8.10 | 8.07 | 8.09 | 8.02 |
1.1985--2010年后( )
A.海水中CO2浓度不断增加
B.海水pH值持续减小
C.后5年海水中CO2浓度增加最快
D.海水酸化度与海水中CO2浓度呈负相关
2.全球海水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D.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
3.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造成的影响是( )
A.珊瑚礁或将消失 B.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C.海洋捕捞资源增多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
1978年 | 55.0% | 19.8% | 4.9% | 15.4% | 4.9% |
2008年 | 48.2% | 36.1% | 6.2% | 1.3% | 8.2% |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并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赣州、韶关、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将服装、玩具等企业迁入到“红三角”地区。
(3)说明“红三角”地区承接上述企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条件。
(4)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西电东送工程对调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