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面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和某月4日的晨昏线(图中的AB虚线)某时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此季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均为高温多雨B.甲地高温多雨,乙地炎热干燥

C.两地均为炎热干燥D.甲地炎热干燥,乙地高温多雨

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测此时 ()

A.北京时间为5日22时B.北京时间为4日10时

C.该月4日占全球1/12D.该月5日占全球1/12

【答案】

1D

2D

【解析】

1根据图中洋流流向判断,印度洋北部洋流是顺时针方向,是由于夏季风(西南风)吹拂海水自西向东流,形成顺时针洋流,判断此时是北半球夏季,据图中甲乙的位置可判断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乙地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故D正确。

2因为此时是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如果虚线为晨昏线,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判断,虚线应该为昏线。所以虚线与赤道的交点处,即东经60°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可计算出东经150°是24时,也是新的一天的0时,所以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150°E----180°,也就是5日占全球的30°/360°=1/12,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河道挖深,称为“深挖滩”,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称为“低作堰”。宝瓶口是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采用“深挖滩”的主要作用是 ()

A.为了减少进入内江的泥沙B.为了加快内江的河流流速

C.可以增加枯水期进入内江的水量D.疏浚航道,便于船只航行

2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采用“低作堰(飞沙堰)”能够发挥的作用是 ()

①在枯水期增加进入宝瓶口水量

②可以减少进入宝瓶口的泥沙

③减少对过往船只阻碍,便于航行

④在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内江”和“宝瓶口”位置选在河流凹岸主要原因是()

A.减轻河流对工程设施的侵蚀破坏

B.有利于泥沙在内江河床沉积,减少进人宝瓶口的泥沙含量

C.河流凹岸水位较深,有利于在内江沿岸建设码头

D.减少内江泥沙沉积,利用飞沙堰可以减少进人宝瓶口的泥沙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